此次流感又一次测试了中国的儿童医院及儿科的承压能力
“大人挺挺就过去了,孩子可不行”。凌晨十二点多,北京儿童医院楼外两个自主挂号机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而正在窗口取药的成先生说:“刚才给孩子看病的医生还向他长叹,说今天最早12点(下班)。”
这是2018年1月初北京的一个深夜。尽管街头已经行人稀少,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依然人头涌动:抱着孩子的母亲,从各地赶来拉着行李箱的大人,正在走路的小孩,一路小跑的医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每年在世界各地均有传播。因天气干燥,气温较低,冬季历来是北京市流感高发季,12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
这样的景象是流感高发季节儿童医院的“常态”,但是今年比以往更加严峻。
日前,天津海河医院儿科被曝全科医生集体病倒,儿科医生的压力再次被推到台前。
在医生圈内,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知乎网友“richardern”称自己是儿科医生的家属,“别的科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而儿科不一样,儿科厉害了,儿科是女人直接当牲口用。3、4天一个夜班,一周平均休息不了一天,哪有什么生活,都只能算是活着。”
尽管北方的流感在进入2018年的第二周后有所缓解,但是南方地区的流感压力依然在持续。据报道,近期广州多家医院呼吸科、儿科等门诊人数激增,其中30%-50%为流感患者。
南京儿童医院医务科主任田曼同时也是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儿科和呼吸科专家。她从事临床医学工作超过20年,有数年院内管理经验。田曼主任告诉记者,近期,因为流感高发原因,医院加强了门急诊的医生配置,增加了排班。即使调动了医院能够调动的一切力量,排队依然需要数小时。
此次流感又一次测试了中国的儿童医院及儿科的承压能力。
门、急诊不堪重负
“1376号。”家住廊坊的林女士1月3日晚赶到北京儿童医院,挂上的号已经在1000号开外。这已经是她和丈夫第三次“折腾”带着孩子到北京儿童医院排大夜诊了。他们晚上六点从廊坊出发,晚上九点二十开始排号。等叫到号给孩子扎上针输上液后,他们还要开车赶回廊坊。
输液区,一声响亮的哭声,护士从一个一岁多的男婴头上拔下了针管。“今天来的真是不多,前两天大厅都是满的。夜班多的时候能排到1900多号。”护士说,“给孩子输液,家长要排两三个小时。到晚上八点之前都是这种状况。”
在六楼的特需门诊,一位短头发、脖子上还挂着听诊器的女医生从门诊室出来走向有着五六个护士值班的咨询台,“怎么出来了?”“在屋里太长时间了,出来透透气,看来今晚又要12点以后了。”话音落下不久,医生就又继续返回工作。
在午夜12点的儿童医院里,医生只要出现在公共区域,都是一路小跑、匆忙的身影。
除了儿童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很多医院也都设置了儿科的门诊,但其夜间的急诊时间都有限制,截止于晚上八点或者十点的占绝大部分,能够24小时挂号治疗的少之又少,且一部分只接受儿科内科的挂号。“北京好多(医院)都没有,我知道的就这(附属医院)、儿研所(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还有就是三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有。”林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