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眼下已被公认为职场人保持竞争力的必备武器之一。虽说开卷有益,但对忙碌的职场中人来说,能够用来“充电”的时间毕竟有限,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制订合理的“充电”计划,使“充电”的效能达到最大化,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推波助澜?从本期开始,“‘充电’有方”栏目将为您分析“充电”中常见的误区、“充电”需要把握的关键点,以及“充电”如何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契合等,希望能为您制订“充电”计划提供一些帮助。
在今天的职场上,时时“充电”,日日进步,才能让自己保持竞争力。只是,对每个职场人来说,每个人的发展目标不同,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如何“充电”还得细细思量,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充电”的误区,好事反成了坏事。
一般来说,职场人的“充电”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提高个人效能的,譬如时间管理、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的培训等,这类培训是长期的、持续的,也是通用的,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这类培训常常是由公司为员工统一安排;另外一种则是专业方面的培训,如学习新的管理方法、技术等,这类培训常常是个人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或业务能力而进行,因而一般也是由个人自己制定方案。前一种培训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而后一类的培训,常常与所从事的行业、职业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如果把握不好方向,就可能陷入误区,反而不利于个人发展。
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猎头以及培训工作的经验,有关人士认为职场人“充电”有两大忌。
一忌:
“多一个证书没坏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多一个证书没坏处”,所以市场上流行什么,什么证书最吃香,他就学什么,拿了一大堆的证书,似乎什么都能干,竞争力增强了。其实不然,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张先生中专学的是理工科,给排水专业,在相关岗位上工作了几年后,觉得学历太低不利于发展,便想到了“充电”。当时上海服装设计专业很新鲜时髦,张先生虽说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身上也没多少时尚细胞,可他还是去某大学“深造”了3年的服装设计专业,拿了大专文凭。读完后一时没找到服装设计专业的工作,张先生就出国打工去了,在国外学了一点外语。多年后回国,因为要重头开始,张先生需要新的就业资本,他又报名参加了某校的MBA课程班和研究生班学习。学成后,证书有了,学历也有了,张先生反倒更迷茫了,我到底该找什么工作呢?我能做什么呢?
姜晓芸:“多一个证书没坏处”这种想法的表现,就是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先学完拿了证书再说。我觉得这样的“充电”对个人来说不仅是金钱和时间上的损失,更关键的是很容易把自己的职业观念引入歧路。首先,有一大堆不成体系的证书之后,就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个“通才”了,什么都能干,但到底自己最擅长什么,干哪一行最好呢?自己会很迷茫。更进一步来说,如果因为自己拿了某张证书就去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而不管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那损失的就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好几年时间;其次,去求职的时候,用人单位看到你的一大堆证书也会很迷茫,比如上文中的张先生,有给排水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的证书,还有MBA的单科结业证,可能还有其它一些短期培训的证书,但说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经验,又似乎都很缺。用人单位据此可能会认为他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没有选择能力,反而对求职不利。
张建勤:我同意姜小姐的观点。从我多年从事猎头工作的经验来说,我也不希望看到候选人的培训经历涉猎太宽,而纵向看起来又缺乏深度。一般候选人的简历出现这种情况,我甚至会建议他们去掉那些与所要应聘的职位关系不大的培训经历和证书。所谓术业有专攻,这样反而显得更加专业。
二忌:
在错误的时间点进行不恰当的“充电”
“充电”的方向是对的,可是却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点上来进行,结果同样是事倍功半。这也是人们常常犯的毛病。
小朱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多,职位是公司的行政管理助理。一段时间以来,小朱发觉自己很喜欢做管理工作,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职业要有所提升,似乎还欠火候,另外自己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很欠缺。于是小朱想到了“充电”,她想去读MBA,因为这似乎是成功人士的必修课。待她出了一笔不菲的学费,“牺牲”了双休日坐在MBA课堂里,小朱却感觉很差。一方面身边的同学看起来平均年龄都比自己要大十来岁,无论是职位、阅历都远胜于她,不少人都是开着小车来上课;另一方面,虽说自己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可真的坐到课堂里听老师讲企业战略、并购重组,小朱又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上课常常提不起兴致。小朱有点迷惑了……
姜晓芸:小朱想朝管理方面发展,“进补”企业管理知识的大方向是对的,关键是选择的“充电”计划在时间上不太恰当。对于小朱来说,不如等自己工作五六年后,工作经验相对丰富,职位也有了提升,且职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时,再读个MBA学位,这样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好处。现在读,虽然也能学到一点东西,对发展有所帮助,但MBA证书的优势发挥空间不大。更何况,拿了MBA证书,以后小朱的职业发展恐怕就限定在管理这条路上了,因为花了这么大的成本,谁也不想没有收获。
张建勤:从另一方面来说,合适的“充电”,选在不合适的时机,也是一个误区,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还浪费了时间,本来这段时间可以用在“刀刃”上的。这里的时间节点,主要指的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特定时间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的状况、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以及今后一段时间职业发展的目标,来选择恰当的培训,这才是上策。
(编辑:董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