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网上撒网、后钓人才市场。
2、去人才市场最有效、薪水、休假安排、专业技术要求……都有明码标价。而网上很多公司是给自己公司打广告的、连薪水都不写。去了人才市场你才能明白自己值多少钱。都传言每年二三月和九十月是招聘高峰期、但我在11月的在职期间也能收到好几个公司面试电话。可我已经没登陆过那些求职网站了、状态也是‘在职’。我们公司12月初还在招人。
3、网上一天至少投20个简历。有电话打来说好了面试地点你就去面试。
4、面试官那里你要知道自己的底子、不要按照他的要求、但要把握住他的思路、也许他的问话让你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但他要找的并非是一个全才或是人才、他要你只是给他们干干粗活每天敲键盘打字而已!
5、如果你的确不符合公司最起码的要求、那就不要强求自己了。如果一个公司的面试官性格不好、老板脾气古怪、你这个时候也是在审判他们适不适合你了、你也是面试官。第一次工作你就跟恐怖的人在一起、——这会是你一生的阴影。
6、长得很丑的人都能找到好工作、你要自信。最近看到有找工作屡屡碰壁而跳楼的、我感到很难过。他文凭比我高多了。很锉逼的二逼在办公室反而如鱼得水、不要相信一些职场刊物描绘的成功白领的准则。
7、大学的文娱活动的获奖证书一文不值、只是你入职之后与同事显摆的谈资。也有可能别人谈都不会谈。
8、研究生也不值钱、博不博、硕不硕、没名没分、比本专科名义上又高一点、这就造成了研究生花耗多年时间精力之后依然要与本科生平起平坐的不甘心的尴尬命运。建议研究生就要研到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博士硕士。没人愿意为你那两三年买账。除了你的父母。
有人告诉你‘专业不对口’、你不能盲目的相信、因为有的工作你不懂就确实不能胜任、专业和技术已经严格将你阻挡在门外。英语系的能做护士吗?经管系的能搞工电吗?想想就知道‘专业不对口’是随口一说、这句话合理的理解是:找工作不一定严格控制在你的专业、在你专业能力范围内寻找适合你的工作、不要超出你的能力范围。教育类的也算专业限制、但学校你没关系是进不去的、在外面一些培训机构很多、可以进、但工作不是一般人愿意干的、各种不体面、和学校的老师判若云泥。
没有专业要求的就是:文员、客服、编辑、销售、保险以及服务类和零售个体的、比如珠宝首饰类的不需要专业技能、也是热门。
深圳这边对文艺事业不甚重视、但书城、音乐厅开的很红火、教育很成功、或者可以换句话说:深圳文化底蕴有、但娱乐性不够强、毕竟大多数都是搞电子的。
关于薪酬问题、普遍认为3000是合适的高度。低点的都是2500~2800、高点的可能是4000~6000。如果求职面试的时候被问到薪水要求、个人认为说2800比较合适、但希望你们都知道自己值3000、南山一个教书的培训班老师底薪就3000、还有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