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让每个选择都有光彩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17-12-28 浏览

  就业选择某种程度是真正的成人礼。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每一场青春都应该闪亮。没有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就不会有绚丽多彩的美妙风景。

  大学生的择业观,向来是观察社会变化的风向标。近日发布的一份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其中有些变化值得注意。根据报告,大学毕业生在国企、外企就业的比例,分别从2013届的22%、11%下降到2015届的18%、9%;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铁饭碗”和“洋饭碗”吸引力下降,折射出中国社会在职业选择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几十年来,某个职业从“香饽饽”到“冷板凳”的变化,我们已经历过好几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趋势,同样是当下经济社会转型的缩影。正风反腐的凌厉声势,大大压减体制内的“灰色福利”;而随着“中国智造”的崛起和转型升级的加快,“洋饭碗”不如从前吃香。哪儿有梧桐树哪儿就有金凤凰,大学毕业生更多流向民企和中小微企业,正是社会活力的体现。

  有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65万,较去年增长16万。虽然就业焦虑依然存在,但大学生的择业观渐渐趋于理性务实、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过去担心“天之骄子”沦为“普通劳动力”,如今“从底层做起”得到很多人认同;过去强调体面和待遇,如今更看重个人兴趣和发展空间;过去注重旱涝保收、稳定安逸,如今信奉“奋斗的人生最美”……这些就业观念的变化,反映出当代年轻人的朝气和拼劲,也让那些质疑“90后”职业能力的说法失去说服力。

  人生漫漫长路,就业选择这关键一步,某种程度是真正的成人礼。有人选择“逃离北上广”,有人“留在大城市里闯一闯”,有人投身“双创”的时代浪潮,有人选择“慢就业”体验生活,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每一场青春都应该闪亮。传统择业观念里的条条框框,比如将学历和就业画等号、以岗位光鲜度论成功,也早该打破和改变。以往强调“基层大有可为”“创业机遇无限”,容易陷入一种诱导性的说教误区中,还可能被听者反唇相讥一句“为何你不去”。而今天,大学生如何择业,似乎更加不需要“过来人”的说教和指导。他们对职业有自己的规划,听从内心的召唤,足以成就属于时代的骄傲。

  以自身奋斗改变命运,以不懈努力追求梦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活力之源。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变化,也映照出崇尚理想、崇尚奋斗的社会心理。网络分享平台上,时常可以看到“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性格是金牌,理想是王牌”“关系是泥饭碗,文凭是铁饭碗,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等励志金句,这正体现着年轻人的理想信条。即便为就业焦虑、生存压力所环绕,许多青年依然不改梦想初衷。正像有大学生所说,野心无法成就梦想,但热爱却可以。不管职业现实会否成为梦想的光影投射,在择业时勇敢地向梦想看齐,至少已经迈出了通往胸中日月的第一步。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没有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就不会有绚丽多彩的美妙风景。在择业问题上,勇于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的青春底色值得点赞。与此同时,只有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多元化发展和就业多样化选择,才能让每个年轻人赢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让社会激发更多潜能,涌现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