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的事不只出现在交友的时候,在招聘中也不能幸免。除了不得不看脸的服务行业,金融业的情况也很突出。
最近,社会排斥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就发现,英国名牌大学的精英学生很可能因为穿错了一双鞋子或一套西装而被投资银行拒之门外。英国社会流动委员会的一项报告也指出,对于那些来自非精英大学和中学较为普通的求职者,这类歧视还要严重。另外,银行青睐出身非富即贵的求职者,因为只有他们的父母才有能力帮其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业务。
成为“精英”全靠出身?
报告显示,如今投行主流的招聘和选拔过程给非精英背景的求职者设立了重重阻碍。
而要达到“精英”标准相当之难:首先,求职者得出生于非富即贵的家庭,这样父母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其次,求职者得毕业于少数几所一流大学,在17岁以前有过3~4段工作经历;然后,还得从小时候开始就同父母参加各种酒会和晚宴,掌握良好的社交技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正在愈演愈烈,”报告指出,“由于业界争夺激烈,银行本身也无意改变这种现状。”
因此,要想顺利进入投行,求职者就必须早早做好准备。要想在银行前台工作必须在A-level考试中(英国学生大学入学考试课程)达到520分。“即使在大学里成绩优异,如果求职者在中学里表现欠佳,那么他们在初试中就被会被早早淘汰。”上述报告写道。
求职者除了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要积极参与各项课外活动,例如各种社团和体育俱乐部。投行偏好的一流大学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牛津大学(Oxford),剑桥大学(Cambridge)、华威大学(Warwick)。
全英国只有7%的孩子在付费的私立学校上学。与之对应的是,34%的银行部新职员都是接受过私立教育的人,而在私募股权公司这一数字更是上升到了70%。超过50%的英国现任银行负责人都从私立学校毕业。平均而言,银行就业者接受私立教育的比率达到65%,高于其他行业的42%。
一位采访者表示:“在一些银行里,人们根据伊顿或哈罗公学的届数划分小团体,那些需要更大野心的部门还会将圣保罗和威斯敏斯特公学也包括在内。”
普通学生怎么拼
在大学里,未来的银行家们开展“军备竞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履历,以求脱颖而出。“在其他行业,那些普通学生可以在大学里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为第二年的实习申请做准备。”上述报告称,“而若要进入投资银行,普通学生就必须早早就与那些履历丰富的尖子生展开竞争。投行早在大学开学前就在学校活动以及工作实习中锁定了候选人。”
报告还指出:“顶尖大学的一年级学生要做好几份春季实习,并且多多益善。”那些顺利进入投行实习的学生,往往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和朋友能在不同方面帮助银行,包括能在全球的基础上扩大银行的业务。
“这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裙带关系,”一位受访者说,“这个过程计算精密,受到利益的驱动。”
实习也不仅仅是用来学习业务本领的,更是为了发展人脉。“虽然在实习期间也会形成新的交际圈,但已有的人脉网对于初来乍到并渴望与高层领导接触的实习生来说更为重要。给这些领导留下好印象格外重要,因为他们可能会是未来的面试官。”报告这样说。
不看专业看气质?
即使求职者已经做到了这点,他们还将面临一个测试:行为举止。人事部经理会观察他们的说话方式、行为举止以及衣着。一位业内高层坦言,良好的礼仪都是在学校或与父母参加晚宴和酒会中潜移默化学来的。
对于普通求职者来说,这些要求令人难以捉摸,姑且可以将其称为“上层光环”。“没有这种气质的人无法用合适的方式表述事情,”一位采访者说,“如果你没有这种气息,你便毫无机会。”
衣着方面也有隐性要求。“男士方面来说,除非你来自欧洲大陆,不然棕色皮鞋搭配西装是无法令人接受的。”报告称,“采访者表示这些因素不容忽视,因为这是你是否适合这份职业的标志。”
“根据我个人经验,他们没有合适的发型,西装永远太大,也不知道系哪一款领带。”一位采访者认为一眼便能分辨出来谁是普通背景的求职者。
一位普通背景的求职者讲述了了他的面试经验:“我的导师告诉我,我的回答很专业,但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他看着我说:‘看看你的领带,它太花哨了,与你的西装完全不搭。’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拒绝我的理由竟然是:虽然你很专业,但不具备应有的气质。”
另一求职者也表示赞同:“在金融行业,你穿错了一套西装,一双鞋子,你就完了。很不幸的是,如果你此前从来没穿过西装,你就会像个傻子一样站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