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养老市场前景越来越为资金所看好。近期,部分地方频出新政,逐步放开养老市场。日前,河南、四川、重庆、宁夏、新疆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放开或拟定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并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
在这种背景下,养老产业已然成为资本追捧的热门标的,除了8家专业养老险公司外,公募基金、外资、房企等机构同样对养老产业积极布局。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在养老产业建设支出增加、投资收益缩水、养老市场仍待爆发等因素的影响下,养老保险公司整体净利润有所缩水。
净利润同比下行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养老保险公司8家,分别是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养老”)、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养老”)、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寿养老”)、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养老”)、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康养老”)、安邦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邦养老”)、新华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养老”)、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人保养老”)。
经济导报记者对比各养老险公司2015年、2016年报发现,从整体业绩来看,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养老险公司出现净利润同比缩水。
数据显示,除去今年1月刚获批的人保养老以及获批开业不满一年的新华养老外,2016年6家养老保险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280.96亿元,同比增长24.82%。其中,泰康养老营业收入上涨明显,2016年营收达到40.54亿元,同比增长111.45%;平安养老也有所增长,2016年营收达152.94亿元,同比增长16.87%,长江养老、太平养老、国寿养老以及安邦养老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
但从净利润水平来看,部分养老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并非随着营业收入的上行而增长。
2016年6家养老保险公司共计实现净利润12.09亿元,但与2015年相比缩水31.81%。其中,太平养老2016年实现净利润2067万元,同比下降85.57%;安邦养老2016年实现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68.37%;长江养老2016年实现净利润9603.7万元,同比下降23.68%。
支出增加或是
净利润缩水原因之一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养老园区等基础设施的建立或为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净利润缩水的重要原因。日前,保监会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称,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医疗、养老和健康产业投资,支持保险资金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等方式兴办养老社区,增加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促进保险业和养老产业共同发展。
其实,已经有部分险企开始行动,对养老社区进行布局,将养老保险的服务功能逐步拓展。此外,在建立养老园区等原因的推动下,部分险企营业支出有所增长,数据显示,去年上述6家养老保险公司营业支出共计265.27亿元,同比增加30.85%。其中安邦养老去年营业支出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409.21%;泰康养老去年营业支出达到39.51亿元,同比增长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