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培后不愿“归巢”“硕博”跳槽挑战用人机制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17-12-28 浏览

  今年5月,中原油田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以本院6名硕士和博士违约为由,向濮阳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这些“学业有成但不按时回归的职工承担赔偿责任”。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濮阳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没有支持中原油田总医院的请求,这意味着曾受医院委托培养的6名技术骨干可以到“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而不必承担责任。

  6名“硕博”集体跳槽,在当地引起不小的震动,它带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更引起了人们反思。

    6名“硕博”集体跳槽劳动仲裁医院败诉

  6份劳动仲裁书原件整整齐齐摆放在王其连的办公桌上,还散发着浓浓的油墨味。

  11月1日下午3时,记者见到濮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劳动局)劳动仲裁科主任科员王其连时,他正整理自己办理的6名“硕博”跳槽引起的劳动纠纷案卷宗。“裁决结果已经出来快一个星期了,总医院还没有来人签收。可能他们觉得仲裁败诉了,心里不好受,这能理解。”王其连说。

  这6名硕士和博士都是总医院的医生,他们于2001年前后陆续离开了原单位,分散在北京、郑州、青岛、西安、烟台等城市的大型医院,其中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去美国做了访问学者。几年前,作为总医院的精英,他们分别以委托培养的方式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却无一“归巢”。

  “实事求是地说,在这些人深造期间,医院做了很多工作,不但继续发放工资,还包揽了他们的培养费、住宿费,甚至连往返路费也予以报销。”王其连说,总医院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他们学成归来,为医院多做贡献,“但是遗憾的是,医院的愿望落空了。即便如此,院方还是一直等待着他们重回工作岗位,一直到今年5月才向他们提起集体仲裁。”

  据王其连介绍,在当初的委托培养协议中,双方曾签订了一条协议“如果被委培人不回原单位工作,得支付医院所花费用2~10倍的经济赔偿”。“医院就是以这条协议提起仲裁的。”王其连说。

  但是经过调查,王其连发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是自职工离职之日起的4个月内,也就是说如果在4个月内单位不追究离职职工的责任,就等于承认了他们的离职是合法的。“我是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进行裁决的,虽然也觉得医院亏,但是没办法。”

  6份裁决书的结论无一例外:申诉人(即中原油田总医院)提出仲裁请求,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申请时效;驳回申诉人请求,立案费、广告费、处理费由申诉人承担。

  油田反思”跳槽事件”激励机制焕然一新

  “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目前任何单位都面临的问题。其实辩证地看,企业有人走的同时也不断有人进入。”对6名“硕博”集体跳槽,总医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靳成瑞坦言。话虽这样说,但他言谈中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失望,“这些人太不够意思了”。

  据靳成瑞介绍,目前总医院有2000多名职工,其中教授级别和副教授级别有182人,拥有中级职称的854人,“我们的高级人才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但即便如此,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高级人才一个个流走,我们总难以接受,并且在反思,我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说。

  采访中,中原石油勘探局有关领导坦率地认为,从人才机制和体制的实际情况上分析,以前并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薪酬分配难以充分体现业绩和价值,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从而造成人才流动不畅的局面,想请的请不来,想留的留不住。“由于受国有大型企业人才引进政策的限制,与同类先进企业相比,我们承诺的待遇相对较低,造成人才引进难度较大,一些人才被其他企业的高待遇吸引而流失”。

  记者了解到,从2001年中原石油勘探局开始实施《中原油田优秀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对优秀人才实行岗位津贴制度,对技术工人实行特岗特薪,对科技成果进行重奖,逐步拉开分配档次,同时对优秀人才在住房、进修、体检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经过两次评选,目前油田已有397名优秀人才分别享受每月500~3000元的津贴。

  “这个办法出台的背景,除了油田自身发展需要,当然还跟近几年人才频频跳槽有关。”靳成瑞说,根据局里的薪酬分配改革方案,2005年中原油田总医院也出台实施了《研究生津贴管理办法》,其中硕士可享受每月200~400元的津贴,博士可享受每月400~800元的津贴,“现在全院有20多个研究生都在享受这个待遇”。

  除了这些激励机制,中原油田还在2001年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在站博士有7人。“他们设立了石油地质与天然气勘探发现特别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后,可从技术转让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奖励个人;在研发和成果转化中主要贡献者,所得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濮阳市人事局专业技术管理科科长刘东元说,为留住人才,今年该局进一步明确了毕业生引进优惠政策,对于引进的急需、紧缺石油主体专业本科生给予一次性补贴3000元,双学位人员4000元,硕士研究生1万元,博士研究生2万元。

  “其中,研究生根据实际需要,专业人数不限。我们希望这些政策和机制能发挥良好作用,让更多的人才愿意留下来,安心建设濮阳这个新兴的城市……”刘东元说。

    跳槽者坦言经常反思出走只为工作环境

  在6名“硕博”集体跳槽事件中,除了一人刚刚与总医院达成和解、愿向院方支付3万多元赔偿外,其他人均未明确表示赔钱或回归意向。

  昨日上午,记者与其中一名不便透露姓名的硕士取得了联系。“我还没有看到劳动仲裁的结果。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我愿意看到的。”

  这名硕士告诉记者,目前他在东部沿海某城市的一家新医院干得不错,有了房子落了户口,孩子也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

  “现在我的待遇比在河南时要高一点,说心里话我不太在意待遇,我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环境,而这里正好可以提供很好的支持,科研配套也到位。”他说,自己的专业是超声波,如果回去,肯定会带动医院这方面医疗技术的发展,但现在还不想回去。

  交谈中,这名硕士诚恳地说,自己在总医院工作了20年,现在父母和姐妹仍在那里生活,“我对总医院有很深的感情,也多次反思离开究竟对不对”。他说,今年十一期间,他回到濮阳,家人征询他的意见,希望他能回来,医院领导也做他的工作。“我知道油田和医院都出台了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可我觉得有些晚了”。

  他坦承,来到新医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包括人际关系、生活环境以及工作上的配合,“老实说,我曾经非常后悔当初的选择,那个时候总想起老单位的种种好处,我问自己: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可转念一想,我回去后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处理和领导以及其他科室的关系?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就是到现在,我也经常反思这些问题……”

  他还透露,去年曾经有一个回去的机会,“但因种种原因搁置了,现在也不去想了”。“这些同志都是医院的骨干,他们不愿意回来,我们当然深感惋惜。”总医院纪检书记、工会主席兼人力资源部主任刘建英说。她认为,高级人才的去留不同于一般的人才流动,他们更看重的是发展平台。“我们希望他们都能回来,自身也正努力改革不利于发挥人才潜力的旧机制,改变旧观念,但他们(指离职人才)也应该反思。当初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初试身手的舞台,把他们看得很重,后来花重金培养他们,还不是有意锻炼他们,有意让他们将来挑大梁?”刘建英表示,现在医院仍敞开着大门,随时欢迎他们归队,他们一定会感受到医院的新变化、新思路、新政策。

  各方热议人才流动冷静探讨”回归几率”

  6名“硕博”集体跳槽事件,在总医院普通职工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该院不少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一般人对改革中正常的双向选择和人才流动是能够理解的,走有走的原因,留有留的理由,很难讲孰是孰非。人们应该站在当事双方的角度,公平地去看待人才流动问题。

  “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要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对待遇、人际关系等要求不多;有的阶段要求待遇好一些、闲暇多一些;有时还可能想寻求新的突破、去尝试新的工作等。”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叶亚飞说,当一个人感觉原单位不能提供给他在当前阶段最想得到的东西时,他就可能离开这个环境。不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辞职或他对环境的要求究竟是不是合理,就猜测这个人的辞职全是单位或者个人的错,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叶亚飞认为,人才流动是调整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是人才自身成长发展、实现价值的需要。用人单位应正确地应对人才流动,更重要的是加强本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人才容量”,提高人才“回归几率”。尤其在一个急需发展的地区和省份,人才的自我反省和用人单位创造的留用环境,同等重要,同样需要客观、公允地对待。

  采访中,濮阳市人事局局长刘巧云认为,濮阳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之一,可容纳人才的地方不少,但如何引导高层次人才到可以研究和创新的企业里去,并且留得住,的确是一个有待研究和解决的大问题。

    千方百计留用人才我省设立多重保障

  有了人才,人才来了,怎么留得住?省人事厅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用了“三个坚持”:

  坚持用感情留人。对人才工作、生活、健康方面的情况,要主动过问,对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帮助解决。

  坚持用事业留人。对各类人才,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使他们切实感到在河南这块土地上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坚持用待遇留人。“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在市、县、乡党政机关工作的全日制博士,依据德才条件,给予副处级的工作、福利待遇,对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给予正处级的工作、福利待遇。”这位负责人说,对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用人单位是主体,政府所做的工作是宏观指导,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据了解,去年我省全年组织退休专家项目56项,占总项目数的33%,在其余的113项在职专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的专家占聘请在职专家总数的87%,具有专家对口、技术水平高等特点。今年以来,我省各高校都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最近河南大学一次就从中科院引进了30多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