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求职有风险“慎打才艺牌”实力最重要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17-12-28 浏览

  求职竞争引发才艺表演

  如今的时代是崇尚个性的时代,在日渐激烈的求职竞争中,传统的固有模式在许多人眼中已经陈旧,另类求职的热度迅速攀升,而在我们身边,零起薪、递名片、“霸王面”等大学生另类求职方式频频曝光,而作为敲门砖的“才艺牌”如今也劲吹“另类”风。这些应届毕业生们铆足了劲标新立异,大有不赚眼球誓不休之势,希望借此来帮助自己从芸芸众生中一跃成为焦点,赢得更多的面试机会和录用几率。

  很多学生都希望用自己的才艺打动企业,一些喜欢写作的学生会选择出书,热衷舞蹈的会搞一场个人专场演出。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应届毕业生小赵同学,她告诉记者,她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准备求职了。至于花费,小赵露出无奈的笑容:“花的钱少说也得有好几千了,先不算为了面试买服装、化妆品、做头发的花费,我是英语系的,平时又爱好音乐,假期中,我联系录音棚录制了几首英文单曲,花费倒在其次,主要想给招聘单位留下一点比较深刻的印象,给自己增加点竞争的筹码。”

  记者了解到,小赵家属于普通工薪阶层,父母供她上这几年大学已经比较吃力了,未曾想又遭遇应聘这一“消费大关”。而问及其找工作的结果,她又无奈地笑了:“哪有那么好找啊,可这钱也必须得花啊,竞争那么激烈,不花就更找不到好工作了。”

  为什么大学生们突然在应聘时热衷于自己的“才艺表演”?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的招聘面试花样越来越“翻新”,主考官已经不再满足于问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小杨是北京工商大学广告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她已经参加了五六次面试,她告诉记者说,面试后,他们同学互相间交流,发现现在诸如“你歌唱得怎么样?”“会演奏哪些乐器?”不少同学都被招聘单位问过这些“怪”问题。她头一次被要求表演一下才艺的时候,有点发蒙,便唱了一首,“本来我还挺喜欢唱歌的,可是一抬头看到这么多的考官盯着我看,慌神了,唱了几句,脑子一片空白,歌词也记不得了。”她说,“因为我学的是广告专业,想必有些才艺在一些场合中用得着,我现在正筹划着要好好练习一下呢。其实对此我也很无奈,但为了找到好工作,只能搏一搏,才艺展示是否有用我也不清楚,也许会多少有一点用吧。”

  个性化求职要有针对性

  为什么用人单位突然对毕业生的才艺感起了兴趣?一家服装公司的人力主管给出的解释说出了许多招聘单位的心思——“招一些有才艺的大学生进来,单位里举办活动也热闹,再说,有特长的学生头脑都很灵活。”这位姓周的人力主管说:“我们招聘的服装设计人员,除了专业精通外,最好在艺术、审美等方面也有专长,这样的人才在我们公司的成长空间更大。复合型人才拥有较高的素质,往往同时能胜任多个岗位,从公司的人力资源角度来考虑,这样的人才显然更加珍贵。”正因为如此,在才艺方面拥有特长的大学生,有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一些用人单位除了关心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外,还对他们获得的各类“非专业”证书很感兴趣。这些证书包括:卡拉OK大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甚至是象棋比赛的证书等。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对此并不“感冒”,一家机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小何说:“我们对于学生的才艺并无要求。这些才能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专业素质以及发展潜力,如果毕业生仅仅凭此展现自己,说服力自然很小。综合素质、进取心和责任心是我们在招聘时首先要考虑的三大要素,我认为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消费上应谨慎而行,切忌‘跟风’,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

  毕业生实力最重要

  业内专家认为,另类求职是有风险的,个性化的求职首先要了解应聘企业的文化背景,要有针对性,不然只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项晓帆老师认为,现在求职者希望自己在没有得到面试机会之前就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也是被逼出来的。”才艺确实是毕业生很好的可利用工具,通过才艺表演,可以把大学生的机智、灵活、善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表现出来。但文艺才能只能体现一个人的一个方面,也许能帮助毕业生展现个人魅力、气质,更适用于一些播音、主持、表演、广告创意等个别艺术类或公关等对形象要求较高的职业,毕业生们不应盲目追求,应视自己的专业而定。她说:“才艺并不是招聘者最关心的。用人单位不会仅凭才艺录用人才的。有时候毕业生太热衷于这些展示,往往喧宾夺主,妨碍了人事负责人从一大堆才能中寻找他所要的‘关键词’。因此,在个性化的同时除了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还要注意突出个人的主要信息,不要只顾技巧忘了重点,大学生在求职上还是应理性一些,更多的工夫应下在平时的学习、修养以及经验的积累上,切莫本末倒置。现在用人单位大多看重能力,学生应注重平时的能力培养,多接触社会,在专业上狠下工夫,这才是更有用的‘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