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今年以来,深圳富士康多次发生员工跳楼、坠楼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至少有6名富士康工人因跳楼致死或伤残。这家著名的企业因此陷入争 议之中。近日,富士康集团管理人员接受媒体的采访,婉转地承认,对新生代员工的“人文主义关怀不够”,在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如此频繁地出现员工跳楼的现象,当然是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这样的“检讨”一点都不新鲜。去年7月,富士康员工孙丹勇从12层楼跳下身亡之后,富士康集团商务长就承认内部管理不足,在排解职工的心理困扰方面做得“不够细腻和有条理”。现在看来,富士康这方面的问题暴露得更为严重,已经不能用“不够细腻”来形容了。对自己的员工以死寻求解脱的独特企业现象,富士康早就不该王顾左右而言他,而应当郑重地向整个社会表示道歉。
对富士康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存在多种非议。孙丹勇跳楼之后,曾有人注意到其他员工的冷漠反应,并将那种没有同情和悯惜的心理称之为“狼性化管理”所导致的自私和偏激。也曾有媒体通过深入的采访,直截了当地批评富士康是“血汗工厂”,结果遭到了富士康的天价索赔。虽然该案件以当事双方“互致歉意”和富士康的撤诉而告终,但富士康对“血汗工厂”名头的强烈不满仍然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漫长的非议和争议过后,人们多少对富士康这家企业的诡异内部景观感到厌倦。以至于,当员工自杀的风潮如此密集地袭来时,只不过在社会层面激起了轻微的涟漪。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奇特的人文景象。
对富士康感到厌倦的,可能还不只是普通民众。很容易就注意到,富士康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之后,地方政府劳动部门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没有表示惋惜,没有开展聆询和调查,没有对企业做出任何处罚。劳动部门的这种没反应,在外界看来,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已经默认那是企业的家事,无须政府插手。
早在三年前,深圳市总工会就以创新的思路向富士康派驻了分支机构,从那时起,富士康的工人就有了自己的工会组织。当时,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人士曾表示,深圳市的做法“令人欣喜”。毫无疑问,以外部派驻的方式在富士康内部成立工会,能够在企业职工维权和劳资谈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几年的实践下来,富士康工会承认自己的救助系统“推进的力度不够”。据介绍,富士康里的许多年轻工人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自我维权的意识更强,很少与同事沟通。自然,他们也就很少向工会寻求帮助。不用说,工会组织在富士康遭遇了外界所不了解的工作困难,他们在预防员工自杀方面很难起到有效的作用。如果工会的表现只能如此软弱,则人们冀望工会改良富士康文化的路径可能就会落空。
企业承认管理不足但没有做出改进,工会一直在努力但捉襟见肘,地方政府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肯出手,富士康的劳工权益维护由此走入了独特的“富士康死结”。 数十万工人劳动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王国里,除了他们自己,似乎没有人在意他们活得怎么样。只有当他们中有人以决绝的方式离开人世,人们才蓦然发现,在安宁祥和的国度里还有这样一个庞大的群落。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法制社会而言,对于一个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而言,这难道不是一件足够奇怪的事情吗?
一个工人不是机器,也不仅仅是可以奉献出利润的劳动者,他还是某人的儿子、某人的父亲或兄长。每一起坠楼事件的发生,所了断的并不仅仅是当事人的生命,还有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欢乐。它伤害的不仅仅是亲人和朋友,也严重打击了人们对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的美好想像,它在整个社会的文化肌体上留下了创伤。如果我们明知还会有人从富士康的楼上跳下去,却不做任何努力去阻止和挽救,难道我们不该感到羞愧吗?
附:富士康员工死亡记录(截至2010年4月12日)
2010年4月7日 富士康再亡两员工 其中一男员工猝死家中
2010年4月6日15时许 富士康4坠楼事件 又一女工7楼跳下生死未知
2010年3月29日4时 富士康23岁员工坠楼身亡 1个月3人坠楼
2010年3月17日8时 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田姓女工从宿舍楼跳下摔伤。
2010年3月11日晚 富士康龙华基地内的生活区,一男子从五楼坠亡。
2010年1月23日4时许 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
2009年8月20日 富士康23岁员工郑鑫崧在游泳池溺水身亡。
2009年7月15日 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
2009年7月15日 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
2008年3月16日 富士康烟台工业园28岁员工李某猝死在出租屋内。
2007年9月1日 富士康员工21岁的刘兵辞工两小时后突然死亡。
2007年6月18日 富士康一名侯姓女工在厕所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