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盛行?不能任由“代际效应”挑战就业公平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17-12-28 浏览

  “关系”看起来像是个无所不能的词。有人说,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正在逐渐演变为他们父辈手中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竞争。很多学生在求职时发现,虽然传统的性别、户籍、疾病等限制已经渐渐淡出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就业重压下渐渐呈现的“代际效应”却成了就业公平面前的拦路虎。

  “现如今,很多人就业依靠的是一种‘软渠道’。”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主席叶菁并不否认“代际效应”在就业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她认为,大学生对这种现象所持的默许态度并不可取,“成功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叶菁认为,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广播等方式,把“成功需要更多的是自身努力”等观念灌输给同学们,让大家清楚地意识到,不能任由“代际效应”来挑战就业公平。此外,除了已有的就业指导办公室,学校还可以开辟专门的就业指导热线,方便学生随时获得他们所需的帮助。

  河北理工大学学生会主席宋双杰认为,既然“代际效应”短时期内已经成为一种“伪正常”现象,“我们改变不了现状,那么就要努力改变自己。毕竟不是所有单位都能靠关系进,努力提高自己永远都不会错。”

  为了帮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更好地实现就业,许多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大一的时候做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空洞。到大四才发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是为时已晚。”许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都由学校老师兼任,同学们对这门课并不重视。宋双杰认为,这门课程应该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师教授。“专业人士可能更知道怎样引起大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而不是只为了修学分。”

  此外,已经加入求职大军的宋双杰发现,招聘会上常常见到用人单位有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不是直接把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么。”宋双杰觉得,这些“不平等条约”的产生既有企业的原因,也和青年人自身脱不了干系。首先,企业应该积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追求快速利益,不愿付出时间和金钱从头培养人才,这是一种企业责任的缺失。”但是,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也缘自青年人自身。“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到一份工作,单位付出代价培养他,经过一年、两年,当他终于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为一个专业人才,这个学生就会跳槽。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导致企业不愿意付出代价培养人才。”宋双杰觉得,初入社会的青年人应该懂得双赢的道理,否则,“学生先失信于企业,必然导致企业对没有经验的学生关上大门。”

  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李越翰认为,就业公平等问题,归根结底是由资源不足引起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提供更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更需要的是大学生个人素质和自我能力的提升。这里提到的素质、能力不仅仅指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更重要的是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化技能,等等。“我们能感受到团中央也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比如举办挑战杯等,以锻炼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现在有一些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学生遇到就业困难时不妨选择自主创业。”

  对于未来就业制度的公平性,李越翰非常乐观。“现在社会从上到下都在努力协调。比如,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公开化,事业单位用人也必须经过正式考试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趋势,就业公平越来越受重视,也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李越翰希望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信息,其中信息更为重要。他还建议,学校从大一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且按照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大一时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各个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让同学们对这些行业有所了解,大二大三时可以告诉大家,想选择某个职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样,到了大四,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发放信息。”

  代表们都表示,青年人成长成才离不开物质财富的推动,但更需要精神财富的支持,物质财富永远无法代替精神财富的力量。在快速变革与发展的社会中,“代际效应”不会一路横行,归根到底,就业公平还是掌握在青年人自己手中,劳动创造财富,奋斗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