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在中国很少裁员的外企,今年也开始大规模裁员。大公司们必须“瘦身”过冬,这一次,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2009年金融危机时曾受到冲击,此后一直呈上升态势,不过,种种数据显示,新的下降迹象已经十分明显。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今年1月至5月,外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75.8亿美元,同比下降8.7%,单月吸引外资规模创2010年8月以来的新低。从今年前7个月看,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677家,同比下降12.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7亿美元,同比下降3.6%。
大公司的动向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正引发一轮关于“外资撤离潮”的争论。
7月18日,德国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对媒体表示,会在今年10月关闭位于苏州的中国惟一直属工厂,原因是“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很快有消息称,“阿迪达斯苏州工厂准备搬到缅甸。”
7月20日,国内媒体报道,星巴克也有动作,准备关闭其中国工厂,把陶瓷杯生产转回美国。
今年,松下最大规模裁员波及中国区。事实上,2011年以来,日本家电在中国市场上表现不佳,索尼等巨头上半年业绩报亏,进入第三季度,日本家电企业又纷纷开始缩减在中国的业务,进行大撤退。
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国正在失去作为“最佳投资目的地国”的吸引力?“不难看出,利用外资规模的下降已不是偶然出现的个别月份的项目‘空挡期’,而是渐成趋势。”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白明称,这一趋势是成本、汇率、国际市场等因素以及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利用外资的结构不断优化等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向记者表示,一些经营不力的跨国公司积重难返,进行业务调整是正常的。“很多裁员的公司,本身的经营困境已经持续很多年,情况并没有那么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