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亦称端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两千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汩罗江自沉身亡,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为节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群众都要自发地举行吃粽子、划龙船、插艾草等活动,以示纪念,这已成为几千年来的惯例。古代,每逢端午节,诗人雅士都要举行吟诗、饮酒集会。吟诗,是为了纪念屈原,饮雄黄酒,则是为了消毒,也是为助雅兴。清•顾铁卿《清嘉录》中说:“研雄黄末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集会时,他们一般要带上酒钵,边吟诗,边喝酒,边击钵。
据民间传说,五月五日是个恶性的节日,屈原死后,在古人眼里,五月乃是“恶月”,百病丛生,恶疫流行。因此,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不问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要想方设法避灾避邪,有的人家还结亲伴友,外出云游,有的肩背食物、手拎酒钵,露天独食寡饮,谓之熙游避灾。就宿迁民间习俗而言,逢端午节这一天,晨起,家家门前要插艾草、菖蒲,主屋门前要挂纸饰的“五毒”:蛇、蝎、老虎、蜈蚣和癞蛤蟆。屋内床边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邪避祟保平安。小儿要穿老虎鞋,手腕、脚脖上系五彩绒线,肚脐和肛门涂以雄黄。家人要到野外采集药草,或艾叶、菖蒲等“百草头”,用以浸泡热水洗澡,据说,端午节用药草或“百草头”洗澡,一年内可以不生毒疮,可防止虫咬和疾病保护皮肤健康。端午节家家吃粽子,这是必不可缺的。粽子是用青芦苇叶包的。宿迁人吃粽子也很讲究,粽子是以糯米为主,但馅里多伴以花生仁、红枣、火腿、肉丁、豆沙等多种材料,煮熟后吃起来清香味美,非常可口,有的人家还要吃水煮大蒜头,因大蒜也是消毒之物。
解放之前,逢端午节这一天,宿迁京杭运河里都要举行划龙船表演或竞赛。宿迁城里人家爱把雄黄、粽子、红糖、黄瓜、萝卜、咸蛋等置于阳光下“晒正午时”。午后,男女老幼便成群结队到东关口京杭运河岸上观赏划龙船。龙船队伍庞大,有数十只,上面饰以彩饰,非常壮观。有的船后斜一长杆,有杂技演员在上边做各种惊险优美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宿迁划龙船这一习俗,一直沿续到建国初期方止。
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如今有关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它原来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活动已拓展为商贸洽谈、招商引资或各种文化、体育、民俗风情活动的展示,借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民俗活动,搭起经济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