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是一只船,当船出现破裂,你能成功上到新船吗?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17-12-28 浏览

  这不仅是泰塔尼克号的故事,而是今天在职业世界天天发生的事情——行业就正如一条巨大的游轮,即使眼前繁华再盛,脚底巨轮再稳固,总有人能听到那声轻微的破碎声。

  不是新闻了吧。近年来,胶卷、手机、出版、传媒、汽车、银行……一艘艘巨轮被慢慢的颠覆,在那之前没有人能相信他们也会沉没。

  随着王利芬、罗振宇、崔永元、柴静纷纷离开央视,人们能嗅到这个全世界收看人数最多的电视台的衰落气息,但破碎声早已出现,从8年前网络视频、然后是微电影整体从电视分走一大块人群和眼球开始,到地方卫视从《快乐大本营》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继续分走已有的电视观众,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这10年我一直陆陆续续和电视台的人谈起,他们一开始觉得互联网是个笑话完全不懂电视,然后觉得网络太乱国家会控制,后来终于有一天意识到其实麻烦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不知道哪一天开始,人人开始哀叹行业下滑人心不古了。

  当趋势一开始,你看不到;大一点,你看不懂;有一天你听到了破裂声,人们却总乐观的认为这是个小事。最后,就来不及了。

  行业会消失吗?行业只会凋零,行业不死。近千年来,科技极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有了无数便利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比起需求的产生者——进化20多万年的基因来说,这只是一瞬。我们用着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最新工业设计的跑步机,满足的还是山顶洞人的心理和身体。今天我们在MOOC上演讲的需求,和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找个石头站上去的需求一样;我们在微信hr369.com上聊天的动机,和古人飞鸽传书也无差别。基于需求的行业不死,基于专业的行业会逐渐沉没。

  所以,如果你听到了那声轻微的破裂声,你该干什么?

  第一是根据需求选择方向

  有很多人尝试进去全新的领域。却只是逃命,不是追寻。这就很容易逃到第二首沉船,倒霉蛋获得的,甚至只是块木板。你需要谨慎选择新的方向——如果你很年轻,进入新领域是个好尝试,第一因为老人们也被拉回起跑线,第二因为你还年轻,熬得住失败。但如果你已经在一条船上,你需要判断好行业的不死需求到底在哪?以及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我的三位出版书的编辑,一个去做了产品经理,一个去了电子书的编辑,一个开始做众筹的出版,因为他们一个认为书需要向产品方向进化、一个认为阅读不死只是换了媒介,而另一个则关注互联网时代新的购买方式。

  逃命去的人会一辈子逃命,而追寻的人,会越追越好。

  第二个要关注的是阶层

  很多人只关注平台,不关注阶层。比如一位咨询者纠结于家里安排的稳定银行的柜员和金融公司的小助理选择。银行与小金融公司的平台相比自然是巨舰。但柜员如果没有深厚背景支撑,根本永世的食物链低端;而小金融公司的助理,却可以通过自身能力获得更高的阶层,而金融公司本身就已经在行业的上游,认识几个老板,阶层直接就在总监级别了。

  平台决定了你有可能做的事情有多大,但是阶层决定了你在其中有多少胜算。这中间有微妙的算计——走的越早,平台越小但阶层越高。走的越晚,平台越大,但你的阶层变低。类似大龄女青年择偶——年龄越小,可能性多但是你眼光心智不行,等你百炼成精眼光心智素养一流,选择面却越来越小了。所以找到中间那个点相当重要。更多的例子,可以看我上一篇,机会窗口的文字。

  如当年的杜月笙,在上海滩简直是威风八面!解放后没有跟蒋介石去台湾而选择去香港,因为香港平台虽小却是“自由港”,台湾平台虽大,却“寄人篱下”。到港后虽然没有威风,跟孟小冬唱唱戏,也算是自得其乐。蒋介石深谙他的小算盘,采取“神经战”,暗中告诉他解放军要找人带他回大陆批斗,不行就就地正法。恰逢此事又看到“黄金荣扫大街”这种刺激新闻,最终一命呜呼。平台小了,阶层还那么低,做惯老大的怎么活?

  第三是带资源

  别相信一切从头开始的鬼话,所有的新行业都不是从头开始,那些在这个行业做得好的人,每个人都从原来行业带来不少硬技能,软资源。

  微信只会在QQ身后出现、IPHONE是从MP3开始,余额宝之前支付宝和金融系统磨了7年……因为形式虽然改变,但是需求不死。你需要思考下,自己有哪些技能,值得带到下一个行业去。

  所以,如果你也听到了那声轻微的破碎声,想明白为什么要上船,认清不死的需求是什么,看准一个平台和阶层的交接点,带着自己的重要财富和小伙伴一起跳入海水。只要你清晰、坚定又明晰,那条船上能带你去更好的远方。

  在这个变化的年代,行业、公司、人际、感情都在变化,你这一辈子,总要上几条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