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白衣,手拿一叠简历……今天早上9时不到,毕业于长春建筑学院的王天球一身干练地出现在省人才市场,仔细搜寻各个摊位的招聘信息,看到合适的岗位,她马上拿出简历应聘。
“毕业一个月了,工作还没着落,最近一直在不停地找。”王天球说,她之前在网上投了20多份简历,但杳无音讯,昨天在网站上看到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信息就赶紧过来了。“希望能快点找到一份工作安定下来。”
走过毕业季,90后的应届毕业生工作找得怎样了?那些像王天球一样还没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今天,省人才市场与本报合办2013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专场招聘会,为大学毕业生搭建求职平台。105家企业带着2000多个岗位前来“揽才”。虽然烈日当头、酷暑难耐,招聘会依然吸引了众多求职者。据统计,今天共有2200余人次进场求职,达成意向520余人次。
技工人才一枝独秀
记者发现,和前几次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相比,销售类岗位依然紧俏,技工类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
焊接工艺5名、质检员15名、数控车床15名、加工中心20名……杭州大和热磁电磁有限公司一下子推出了许多技术类岗位。“普通技工人才紧缺,基层管理岗位也需要储备干部。”该公司招聘人员郑行龙告诉记者,目前公司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需要吸纳更多的新鲜血液。
技术类人才受欢迎,折射出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前景。郑行龙表示,公司非常欢迎应届毕业生,“但年轻人要有沉下心做事的心态,专业技能也不能缺。”
以往的招聘会,许多技术类企业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但今天现场,不少企业都打出了欢迎应届毕业生的“口号”。
“以上岗位,优秀毕业生无工作经验均可”,在浙江薛永兴氨纶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上,这行字格外显眼。“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更容易接受和适应企业文化。”负责招聘工作的章先生说,他们以开放的姿态向广大应届毕业生抛出橄榄枝。他坦言,近几年,技术类毕业生来到企业后,也存在部分员工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沉不下心学习,对未来规划不够清晰等状况。
“我们不担心应届生是否有经验,只要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努力。”章先生说,公司有上岗前的培训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尽快融入企业。
准毕业生未雨绸缪
今天的招聘会,主要针对那些还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但记者发现,在求职大军中有不少2014届毕业生的身影。
早上8时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印刷工程专业大四学生赵栋,就和同学一起从学校赶到招聘会现场。“看到一些学长和学姐工作还没着落,我心里也很着急,担心明年这个时候也会出现这种状况。”高高瘦瘦的赵栋皱着眉头告诉记者,他的专业是印刷,而他本人对于电子科技更感兴趣,为了多些尝试,就趁着暑假赶紧物色工作,早点开始实习,积累经验。
求经验、早打算、多尝试、找定位、谋发展……这些准毕业生或许看到了今年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因此未雨绸缪,提前加入求职大军,而他们在心态上,显得更加沉稳。
“想找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就要开始努力。”和赵栋一起前来的英语专业同学告诉记者,今天是他们第一次到招聘会现场,看到那么多人找工作,自己也增加了几分紧迫感。“我喜欢去教育机构当老师,最好是在杭州市区范围内的,这样来回学校更方便。”这位女同学在薪酬方面没有过高要求,只希望有个平台供她们学习。
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不少企业表示愿意给他们提供实习岗位,“这些准毕业生相对稚嫩,早早地踏入求职队伍,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尽快调整心态,找准定位,对将来的求职更有好处。”一位招聘人员说。
眼高手低难入职场
面对今年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省出台了各种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
据统计,截至6月底,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8.16%,比去年有所下降。其中研究生签约率68.21%,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本科生签约率69.49%,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专科(高职)毕业生89.2%,同比上升2.18%。
在招聘会上,记者看到用人单位推出的岗位并不少,为何还有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直呼就业难?不少企业表示,企业缺人,而且推出的岗位要求并不高,但就是没有大学毕业生愿意来应聘。
大和热磁电磁有限公司招聘人员郑行龙告诉记者,他们面试了4个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一个愿意去基层车间从底层做起,“不从基层做起,怎么知道职工的需求、车间生产情况以及公司的发展需求?现在的应届毕业生还是存在眼高手低、怕吃苦的问题。”
“在企业干上两三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但是很多应届毕业生,不能吃苦和坚持,对行业发展前景不清晰。” 浙江福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招聘人员石奇钧对此也深有感触。200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石奇钧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结合自己的专业,他选择了销售行业,“那时候没那么多要求,总想着能活下来就可以。跑销售,我也是从租几十元钱的房子,啃着馒头过来的,拿着几百元的工资,一直坚持到现在。”
“现在的毕业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对工作条件要求很高,不太愿意到基层一线、到艰苦的地方去。”石奇钧说,在现在专业人才紧缺的年代,企业都会争取创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人才保护政策,帮助大学毕业生成长,关键取决于大学生能否沉下心,不怕吃苦。
业内专家表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没有一份工作是轻轻松松、不用吃苦的。只要心态放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岗位,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