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去产能职工三个重点群体就业事关就业局势稳定,可以起到稳压器作用。
日前,记者深入各地春风行动招聘会、毕业生就业市场、去产能集中地进行实地探访,记录求职者们在求职中的所思所想,希望对政府部门、用工企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有所借鉴。
全省高校毕业生仍处于高峰期,连续5年超过35万人。
“快找工作!快……”就在社会各界期盼高校毕业生快点儿就业时,却出现了一个反其道而行的“慢就业”新现象。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的“慢就业”现象,在90后高校毕业生群体中尤为普遍。
“慢就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对用工单位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选择“慢就业”为哪般
2月9日,没有考上研究生的玉佳明来省会找工作了。去年毕业后,玉佳明没有去找工作,而是在家里一直准备考研。
“原来没有着急工作,想用考研来改变命运。”玉佳明说,身边选择“慢就业”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其中一部分人是考研族,如果一次不成功,还会考两次、三次,也有一部分人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进行创业前的准备。
记者发现,还有人选择“慢就业”是为了充电。宁晋县的艾娇今年将从北方民族大学毕业,学的是新能源电池专业。艾娇不准备毕业后马上就业,而是想花点儿时间来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再充充电,以便就业时能够一步到位,而不是频繁跳槽。
还有人选择“慢就业”是害怕面对就业压力,认为前途渺茫而不愿就业。4年前,田甜考上了吉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成绩不错。但今年过了春节,田甜并没有像许多毕业生那样四处赶场应聘,而是窝在家里,想等一等再就业。这一做法,让家人着急。“不找工作,在家里待着,这不就是啃老吗?”田甜的父亲说。
“慢就业”的背后,是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体现为“一高三少”。“一高”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依然保持高位运行。“三少”主要包括受经济因素影响,新增就业岗位较去年减少;去产能和经济结构调整造成部分行业就业岗位减少;高校毕业生获得较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机会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