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次的“两会”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建言“要加大政策鼓励和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大学生到基层和条件艰苦及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就业”。这确实是一条可行之策,但仔细思量又会让人觉得顾虑重重。
“大学生下基层去干什么?大学生下基层能得到什么?基层和艰苦贫困地区需不需要大量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三个问题,引导广大大学生到基层及艰苦贫困地区就业就是缺乏理性思考和不负责任的。
第一,大学生下基层去干什么。当村官、村长助理、支教、提供农牧业技术支持、充实乡镇企业、电脑技能培训等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而在艰苦贫困地区的工作项目还要相对少一些。因此,应该引导在这些领域有所专长、与之专业相关的大学生去就业,这样下到基层的大学生才会有所作为。而不是因为某些专业如法律、中文、国际贸易、英语等就业率偏底就硬塞下去。
第二,大学生下基层能得到什么。说是丰厚的工资报酬,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是这样,根本就不用引导和宣传,因为市场规律本身就会调节和引导。说是磨砺意志、锻炼身心、了解基层情况,这倒一点不假。问题是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中来自广大农村和基层的占到了相当一大部分,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于他们而言,这一种历练意义不大。因此,应该更多的引导缺乏这方面生活经验,缺乏在艰苦环境中意志磨练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
第三,基层和艰苦贫困地区需不需要大量大学生。回答是肯定的,但这种需要在各地区甚至于不同的自然村是存在巨大区别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细致的了解基层情况,由基层向上汇总出量化的需求。不然极有可能出现大学生下到基层后无所事事,在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各级行政部门和基层的财政负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的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任何时候,尤其是面对复杂和艰难环境现实的时候,我们越需要理性的指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妥善的解决好问题,坚实的走好每一部。当然,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我们的教育体制、就业观念、经济结构等做出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但我们应该充满希望。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