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IT硕士毕业生的IT求职路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17-12-28 浏览

  本人电气学院电路与系统系小硕一枚,本科浙大电气电力电子专业。考研党,被分到研究所里大boss的公司了,所以研一还没开学就去那边实习,实验室里没有我的地盘。研究生近三年,每天朝九晚六,晚上不定时加班,一周五天班,周末休息偶尔加班,每天早晚刷卡打指纹。

  虽然,电路与系统系方向大致分为:模拟、数字、EDA工具、安全等几个方向,大多数和硬件相关性比较大,但大boss的公司是家国产嵌入式CPU设计公司,我被分到了软件相关的部门,部门主要职责是为硬件部门设计的CPU提供工具链、各类操作系统和C库等工具以及底层软件。因此,在学校里学的是mos管、芯片、工艺,但做的却是码农的活。做过一些开源软件的移植,读过一些开源软件代码,曾为了赶进度连续一个月加班到11点,也曾用一周时间调试一个bug。虽然,对底层硬件了解多一些,但软件方面的数据结构、各类算法皆不甚熟悉,神马动态规划等等更是一窍不通。

  从暑假期间开始,到11月份电子三方正式发放下来以及签约,找工作的事算是尘埃落定了。这段时间,既有激动也有落寞,既有高兴也有沮丧。不过最终至少找到了一个看上去还算不错的工作,也算幸运吧。

  求职目标

  想做IC业软件相关工作或者IT业工作。基本上私企为主,也有考虑军工研究所或者公务员等等。研发类的工作是首选。工作地点上的意向是杭州上海以及家乡长沙或者附近的武汉等地。南下广州深圳可考虑,但坚决不去北京(请原谅我对雾霾和挤地铁的恐慌)。

  求职准备

  首先是一份完整的简历。由于我项目多而理论弱,简历上多突出项目经验丰富。简历要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形容词不能是模糊化(比如用上大概、大多数等等)。8月份基本上是准备期,可以开始陆陆续续网上投简历了,大量海投。一些知名企业以及军工所是这时候开始校招的。此外,这段时间还可以看看一些招聘相关的书籍(软件方面的看《程序员面试宝典》就不错,虽然我没看太多,但上面的题目还是比较经典的)。此外,这个时期也是对自己进行心理建设的时期,多问问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工作,想在哪生活,多多调整自己。

  求职经历

  南京14所:南京14所是雷达研发的军工研究所,当时招聘会当场面试,需要交简历以及装有个人介绍PPT的光盘一张。面试也就随便问问,较水。14所要求不算高,研究生,背景相关即可。大概12w一年,但没有编制。当时觉得招聘还没开始就接受这个offer太早了(据说军工企业可以提早拿到学院的三方),婉拒了。

  华为:华为是校招过程中比较纠结的。华为提前批,参加网吧的笔试,周围的人都过了,我没有过。当时那个心灰意冷啊(想把华为当保底却连笔试也过不了)。后来正式批,去滨江,笔试加性格测试。性格测试没过,干脆直接走了(性格测试还有过不过的说法?)。后来面试又让我过去,嫌太远了再加上已经有阿里的offer了,也就没去了。

  阿里:阿里的校招也是比较早的。笔试,基本上是常见基础题目(好像错了要倒扣分)。一面,幸运的遇到了和我做过的项目相关的技术人,于是相谈甚欢,顺利进入二面。二面,一个技术官一个hr,也是问一些项目上的问题,以及各类让我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当时的感觉就是挂了。后来还是极其幸运的接到了offer通知。

  瑞晟微:苏州微电子企业,台企。就来了个一人,宾馆面试。提问基本上是基础知识。后来没消息了。

  飞思卡尔:笔试加两轮面试,说是最后11月份给结果。后来也没消息了。

  英伟达:笔试加一轮电话面试,面试特别糟糕,问的全是我不会的。挂。

  三星:笔试机会都不给。

  百度:笔试自我感觉良好。挂。

  腾讯:不给笔试机会。

  网易:因为自己是游戏控,也玩过网易的游戏,因而比较上心。自觉编程不是优点,故报的QA,自我感觉良好。挂。

  武汉701所:去上海笔试和面试的。笔试挺容易的,面试三分钟。据说基本内定了。挂。

  展讯:笔试面试都挺顺利的,不过当时已经有了阿里的offer,展讯肯定不是我的选择。面试时故意刁难了下面试官。果然没进hr面。

  威盛:也是去见见世面的,理由同上。笔试面试顺利,hr面用了个较高的薪水婉拒了。

  TP-LINK:网络完全不懂。面试挂。

  思科:笔试挂。

  大华:笔试和若干轮面试都比较水。终面比较有趣,好像是大华的副总,气质上确实不一样,随便聊了两句。最后去大华新园区吃了餐饭,领了offer签个两方,薪水大概14w(加上单双周的加班费),据hr说最高能有17w。据说加班情况和华为类似,但也许人性化些。公司前景还是挺不错的。最后悲剧的发现同组做软件的,除了我都是生仪的。

  经验总结

  其他还有很多笔试淘汰的,更多的是简历就被筛了(比如marvell和intel就有我很心水的职位。marvel的大概是招满了,intel招聘动作太慢了,我签完电子三方后才打电话通知面试,而当时我已然无心情再去)。领到的正式offer也就两份,绝对没达到大神以及offer收割机的“offer能凑一副牌”的境界。

  国企:有关系或者懂经营人际关系的进去为佳,基层员工工资一般,混上中高层就很不错了。

  公务员:不太了解,大概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相对来说招聘公正些关系户少些工资上高一点灰色收入少一些,而中西部城市以及二三线城市反之。

  军工研究所:大多数军工所看重的是学历,通常要求本硕都是985或211学校,有博士优先录取博士。军工所尤其看重你有没有以后都安心在他们所工作的心,因而如果你家是该研究所那个城市的或者那个省的,比较有优势。军工所里也有加班情况,多劳多得,适合既想在体制内能安稳点又想做科研的同学。但要注意的是,现在在逐步改革取消编制变成合同制。

  外企:外企今年普遍缩招,大概是经济大环境以及内陆人力成本上升导致。

  亚企:日韩一些企业(比如三星以及一些要求去日本工作的企业)看重毕业生的基本知识、理解力、笔算能力等,笔试题目和专业没有太多关系(大概是日韩企业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吧)。或者类似WAP那种需要有独立完成小项目的能力。其实,日本现在劳力不足,去日本工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台企不甚了解,据说略辛苦,当然比不上内陆私企。

  欧美企:传说美国本土的IC和IT企业,是白人做销售,而印度人和中国人码代码。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自然受到欧美企业的好评。欧美企业主要优点是福利好劳动强度相对较低薪资还可以,缺点是工资增幅低有升职天花板(亚裔氛围重的企业好一点,比如marvell的老板娘据说是华裔)。作为跳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私企:看重的是基础能力以及项目能力。笔试考基础,面试问项目。只要这两关过了就不错了。但大的私企,统一招聘,招进去的人他们自己分配(除非你有强烈的意向想去某部门)。曾听说华为招进来的一些人最后都没地方分配了,就在深圳基地一轮轮的培训。小私企一般都是部门人员负责本部门招聘,职位方向基本都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