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大学生‘回炉’读职校渐多”的新闻报道引发舆论关注。有人以此为据,认为“上大学不如读技校”,甚至搬出“学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观点;也有人认为“回炉”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再学习行为,无关教育背景,没必要过度解读。本报读者也纷纷来信,表达观点——
本科职校不该割裂对立
本科生“回炉”读职校,凸显出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一边是愈演愈烈的“最难就业季”,另一边是巨大的技工人才缺口,如此观感反差,引得不少人将本科教育和职校培养对立起来,甚至拿后者来否定前者。然而,受教育绝非单纯为了找工作,这种非此即彼的思路,显然是有问题的。
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而言,适当的分工和分层,造就不同层次的人才是合理且必要的制度安排。本科教育注重理论和研究,职校培养侧重应用和技能,这并不意味着本科与职校是截然对立的。近些年来,国家层面已经拿出方案,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的转型思路日趋明晰。我们或许可以大胆设想,现在是大学生“回炉”读职校,今后这种融会贯通会不会在学生就读期间就得以完成呢?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中,如何让本科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外,也掌握其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如何让技术工人超越一线,拥有更广的职业发展空间;如何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支撑中国智造进程。这是本科、职校教育都应该思考的命题。(山东林若琰)
个人选择何必大惊小怪
“回炉”无非个人选择,硬要借此推出“学历无用”、“读书无用”等似是而非的论调,实属大惊小怪、过于敏感。
正如报道中一位“回炉”学生所说,他之前是做金融的,但逐渐发现自己性格偏内向,不太适合竞争性太强的行业,来学汽修,是想换一种活法。可见,这是他出于自身未来发展,而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由此来看,“回炉”并不意味着上一段教育的失败。以短期就业的成败评判教育的功过,未免太过功利。作为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不能只是“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富”,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完善等。
对于大学生到职校“回炉”没必要过度解读。一方面,目前“回炉”的学生数量很有限,占比也不大,完全不足以成为趋势;另一方面,大学生走上职场,发现自身技能短板,选择二次充电本就是个人化的选择。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技术在飞速更迭,许多职场人都在加紧补课,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回炉”一下,有何不可?(北京晁星)
功利化的“回炉”折射浮躁
从舆论讨论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倾向:就业至上。简单说,一些人所认为的“回炉”,单纯就是要找份好工作,时下什么热,什么来钱快,就往哪去“回”。这显然是一种跑偏。
功利化的“回炉”,折射出一种浮躁的社会心态。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在设置专业上欠缺严谨的考量与论证,社会上什么行业比较热,学校就一窝蜂上马,只看短期繁荣,不顾可持续发展。落到学生层面也是,很多人不问喜好,只看当下什么好就业,就盲目跟风。而可悲的是,很多人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四年之后行业热度不再,追风追成一场空。
“回炉”并不打紧,但在“回炉”之前,要想明白自己的竞争力和兴趣点。单从就业的角度讲,一些大学生之所以要“回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学期间没有清晰的目标与规划,懒散度日草草毕业。如今认识到自身短板,亡羊补牢,为时或不晚。但如果只是在职场中小小受挫,或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另外一个行业不错,以逃避现实困境的心态跟风去学,只怕这“炉”回了也是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