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临,大部分同学即将迈上工作岗位,而在求职的时候,这些应届毕业生居然因为性别、颜值、家乡等等原因,被用人单位“嫌弃”了。
事件
因与男友异地,女毕业生求职被拒
1995年出生的小陆是苏州科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昆山人。因为没有考上昆山的教师编制就想在苏州看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小陆说,她参加了几个单位的考试,笔试都过了,却都在面试环节被淘汰。
“考官一上来就问我现在住哪儿、是不是苏州人、有没有结婚之类的问题”,在小陆回答了自己的住处、籍贯以及婚姻状况之后,考官又抛出了“有没有男朋友、男朋友是哪里人”的问题。小陆表示虽然当时不解,但依然告诉考官自己有一个昆山的男朋友。“然后我就被刷下来了,考官说我是昆山人,男朋友又在昆山,在苏州肯定呆不长,他们需要的是一位长期稳定的员工。”说到这里,小陆显得有点沮丧。
现象
应届生遭遇花样歧视并非个例
记者调查发现,像小陆一样在应聘时遭遇“花样”歧视的应届毕业生并非个例。94年的施同学大学主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且考取了法律系双学位和中级口译,毕业前在一家500强外企实习,本以为可以凭借出色的条件和工作能力转正,没承想在“独生子女”上载了跟头。“主管肯定我的能力,但考虑到日后工作需要经常出国或常驻国外,最后留下了另外一个非独生子女的女孩。”说起这一被拒原因,施同学满是不平。
除此之外,还有学生因衣品差、说话声音低等奇葩原因求职遭拒。最近,就有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公开声明简历丑的、研究生博士生开大众的、信中医的、黄泛区及东北人士不作考虑,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律师
若遇不公平,必要时应依法维权
日前,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一项调查显示,75.7%的受访应届毕业生表示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对待。性别歧视相对严重,985、211成固定标签,甚至家乡、属相、星座、颜值等成被拒因素。
对此,记者咨询了上海小城(苏州)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吕峰。他表示,若求职中遇到了不公平对待,必要时劳动者应依法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法》中也有明确规定,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等等。
“不过具体而论,比如有的岗位特殊性,对性别、学历、专业等本就有特殊的要求,并不一定就属于就业歧视。”吕峰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