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一个小品里说,猫走不走直线取决于耗子。一个求职者的简历写得好不好,取决于招聘者的感受。有些人觉得自己的简历做得不错,为什么一投出去就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很大的原因是你的简历并没有吸引住招聘者的眼球。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制作简历,而没有从招聘者的立场上看自己的简历。
现在很多的企业基本会安排在9月至次年1月进行校园招聘,按照区域进行划分,一个区域挑选1-2所高校进行专场招聘会,前期宣传、学校场地协调、招聘会现场安排以及现场宣讲会占据校园招聘专员大量的时间,真正进行简历筛选的时间估计控制在1个小时,然后利用半天的时间安排面试。
筛选简历通常就两个过程:先是初选,这个过程很快,每份简历招聘者通常只看几个关键词,10至20秒就会看完一份简历,有时候简历看完了,连这个人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初选大概会选出20%左右的人进行复选。复选阶段,招聘专员对每份简历看得很细,主要是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每位求职者,在简历中寻找几个有针对性的面试问题,这个阶段,淘汰率不是很高,基本上都会得到面试的机会。
可以说,无论你的简历做得多么精美,你都要明白一点,招聘者在筛选简历时,根本没时间把你的简历看个遍。因此,理清做简历的要点,是求职成功的关键前提。
简历贵在简单有力
很多学生以为简历越长越好,越长就说明经历越丰富,能力越强。其实不然。要知道,一份简历只能得到HR(人力资源)们60秒的“青睐”,而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翻看四五页,甚至厚达一本书的简历是不可能的。简历太长,就意味着里头夹杂着一些无用或者无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只会起到反效果。HR想看到的是有条理的、一目了然的简历,过多的无关信息浪费了他们的时间,还要为你的简历理出纲要。就如同广告一样,所用的词汇越多,消费者就越难记住。 Nike的广告语就三个单词“Just do it”,却获得了营销上的巨大成功。你的简历也应该像Nike的广告语一样,简练而有力地展示自己的形象和优势。除非你应聘的是广告、艺术类职位,否则,过于“创意”的简历,只会让HR认为你不够职业而被首先剔除。
简历简历,简单有力。我们的建议是,简历最好不要超过两页,如果你能用一页纸清晰地表达自己,千万不要用两页纸。
HR初选简历的平均时间是一份20秒,再审简历的时间也只有60秒。唯有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简历才能使HR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并对你的资历做出正面的评价。
简历是你的广告,广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拿自己的USP吸引别人的目光。而大学生最大的不足就是经历少。如何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用最有效的信息展现出独特的自我,就需要发挥你的智慧了。
“量化”你的成就故事
作为求职者,你需要通过简历告诉公司你过去取得的成绩。但是,仅仅罗列成就并不足以吸引HR的目光。比如,如果你仅仅说“负责实施公司的销售计划,使公司的销售额得到增长”,这样空泛的叙述并不足以让招聘公司相信你是一个出色的销售人员。而有数字支持的成就故事是最好的说服工具,因为数字不再是主观的判断,而是一种客观的证据,证明你的工作业绩。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量化”你的成就故事:
钱:你是否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你所服务的机构节省了开支、提高了收入或者支配了大额预算?不要犹豫,请直接写出来,这个是非常能打动雇主的亮点之一。比如,你可以这么写“经过验证找到一家新的网络服务商,降低公司IT成本达26%”、“组织捐款活动,为身染重疾的××同学筹得10万元捐款”、 “担任预算50万元的××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时间:公司总是想方设法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成绩。如果你能够证明你会成为一个总能在计划期限(deadline)内完成任务的高效率员工,那么你获得这个职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比如,“提出流程重组的建议,将××项目所需时间缩短20%”、“担任校运动会采访,当天完成所有采访和写稿任务”、“提前三个月完成当年销售任务”。
数量:在公司中,数量可以充分表明你的效率和能力。可以这样表述:“建立市场分析团队,设计调查问卷,走访30家医院和30家酒店”、“为×× 支教项目招募40名志愿者”。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上面那句“负责实施公司的销售计划,使公司的销售额得到增长”就可以量化为“领导并参与了20人的团队,3个月内覆盖了10 个城市,1万人;销售额在3个月内增加了25%;节省开支18%”,通过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和几个关键数字的罗列,你不仅展示了作为销售人员的能力,还证明了你勤奋的工作态度和领导才能。总而言之,量化原则意味着要通过数字,吸引阅读简历的人的目光,让他们记住你的故事,让他们相信,你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亮出“与职位最相关的信息”
针对不同职位。简历是敲开公司大门的第一砖,本着“简”和“历”的原则,将个人经历中闪光的地方、与应聘工作相关的地方简明地展示出来。仅凭一份简历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要根据不同公司、不同的职位进行修改。修改的原则是“与职位最相关的信息”,即Position-Relevant Information(PRI)。PRI是招聘经理筛选候选人的标准。例如,投行和咨询可能更看重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市场销售等职位将人际沟通能力排在第一位。
在简历筛选中,HR们会在快速浏览中搜寻这些PRI,如果搜寻失败,就迅速转到下一份简历。判断哪些信息属于PRI的最好办法就是站在公司的角度,站在招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公司最想招聘的是已经具备了这个岗位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一招进来就能用的人,或者是在这些方面有着很大潜力,所需要的培训成本很低的人。因此,如果你应聘一个项目经理的职位,你过去的项目经历,尤其是你担任项目负责人的经历就是PRI。如果你应聘的是一个销售或营销的职位,你过去的销售经历,或者你在大学里修过的有关课程就是PRI。
当然,要真正了解公司对应聘者的要求,你可以透过公司的网站或已经在公司工作的师兄师姐,识别出PRI后,再根据PRI对你的简历进行细致地修改,逐条检查简历中的每一项内容是否符合PRI的原则。例如,你可能在简历原稿中写出自己掌握了C++、Java等编程工具,如果你应聘的是程序员,那么这条信息就是必不可少的PRI。但如果你应聘的是护肤品的营销人员,这条信息就应该删除。又比如,你的CPA(注册会计师)证书会对你寻找会计职位帮助甚多,但却无法帮你获得行政助理的职位,因为这个职位强调的是你对办公软件的精通程度、你的亲和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而不是你对应收应付款项的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