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发现,尽管今年全国699万毕业生为历年人数之最,呈现出大学生就业层面的 “找工作难”,但企业、基层的基础岗位还有大量用工缺口无法满足,同样存在“招工难”。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中国进入劳动力总体短缺、大学生层面结构性过剩的时代。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必须转变观念 “眼光向下”,到基层和一线岗位去,先就业再择业。
企业:招聘岗位减少 但一线技术岗长期缺人
今年的就业形势出现 “一挤和一缺”的矛盾局面。“挤”的是大学生层面的就业,不仅毕业生多,而且意向扎堆,争抢舒服体面的好工作,这导致了大学生“找好工作难”。另一方面,大量的基础岗位,即基层和一线技术工种却大量缺人,导致用人单位“招工难”。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招生就业处室明显感到,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比去年少了,一些往年校园招聘的“用工大户”今年没有出现。
招聘岗位减少的原因,与整个经济发展放缓的形势有关。
“我现在天天在发愁去哪儿招钳工和铆工”,一家钢结构公司负责人也表示,企业一线技术工人长期紧缺,如今焊工、钳工、铆工这类“冷门专业”的学生非常抢手。前段时间他到一家石化技校招聘20个钳工和铆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开到4000元,但还是招不到人,技工型人才紧缺的局面没有改变。
为什么毕业生多了,用人企业仍然招不到人?专家分析认为,我国逐渐进入劳动力总体短缺、大学生层面结构性过剩的时代。目前社会需求量大的行业是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建筑行业,其共同特点是:工作环境差、工作辛苦、工作时间长,所以大学生都不愿意从事这类工作。而大学生们倾向的高薪舒服的管理岗位,却已基本饱和。
基层:教师、医生岗位有缺口
近期,来宾市举行事业单位招考,235个单位共提供了896个岗位空缺,是近5年来宾市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考,有4800人报考。遗憾的是,其中的258个缺位因为零报考或报考人数不够,无法开考。
来宾市人社局事业科科长甘秋红分析,报考“遇冷”主要是基层教师和医生岗位。针对这一情况,甘秋红表示,在事业单位招考结束后,还会有部分岗位施行免考直接面试,主要面向教师、医生、农科人员等专业技术岗位。这部分岗位“渴望”应届毕业生报考。
“基层空间广阔,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眼光向下”,自治区就业局副局长何小民认为,有志青年没有必要扎堆就业,实习期间可以去基层看看,很多下基层的大学生在三五年内职位都有提升。
部门:多方动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据了解,今年广西高校毕业生约18.1万人,比去年的16.9万多了1万多,增幅为7%~8%,毕业生就业的压力确实很大。
鼓励学生不对口就业、自主创业、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去锻炼,这是一些大学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思路。学生把非专业能力、特长、爱好发挥到极致,在就业时也能成为 “敲门砖”。比如该校一位学法律的毕业生因为篮球打得好,被一所高职院校“相中”当体育教师。学校的创业基地目前有37个创业项目在“孵化”,学校提供场地开公司、办企业,还有老师和企业家指导,吸引一千多名学生参与创业。
对目前尚未签约的毕业生来说,现在就业形势困难,如果无法一步到位,教育部门建议先就业后择业。专家建议,对于会计、文秘这类需要一定从业资历才好立足的专业,应届毕业生可先到基层单位就业,积累两三年经验再回城市,这样才更具竞争力。
针对就业难,广西将通过多途径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如区内国有企业和各类工业园区中的企业每年分别新增15%、20%以上就业岗位数,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投资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时,新增就业岗位数的20%以上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另外,支持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项目研究,项目研究期间,聘用高校毕业生的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可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期满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中小企业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的,可优先考虑给予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而招收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按规定享受国家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保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