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每句话都暗含“套路”?真正靠谱求职靠什么?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17-12-28 浏览

  眼下正值招聘旺季,一条名为《原来面试官的话是这个意思》的视频传遍了微信朋友圈。微信里罗列了11种面试官面试招聘时提问的“套路”,并直言,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着不可捉摸的“潜台词”,让求职者们看得心惊肉跳。面试的“套路”真有这么深?人力资源专家、江苏百得人力资源集团副总裁姜文锐昨天一一点评了视频里的11种“潜台词”,他认为,视频里所说的大可一笑而过,但真正面试时,的确有值得探究的注意点。

  真正的专家为你点评

  这11句面试“潜台词”,没一条是准确的

  1面试官: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潜台词:这意味着,之前面试官根本没有看过你的简历。

  专家解析:能够进面试的简历,肯定每一份都已“过筛”。因此,“根本没看过你的简历”显然不可能。面试官之所以这么问,是想直观地了解你的表达能力。自我介绍是否流畅、完整,表达时是否紧张,都是面试官通过这个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所以,面试之前准备一份精炼的自我介绍,尤为重要。

  2面试官: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

  潜台词:你是唯一一个到这家公司面试的人。

  专家解析:问题的侧重点并不在面试人员的数量上,而是暗含着HR对应聘者的希望:求职者的应聘不应盲目,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3面试官:请具体描述并解决××问题。

  潜台词:很可能是他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想通过面试把它解决了。

  专家解析:这一句“套路”的戏谑成分大了些,相比前三句,更像网络段子了。面试官描述的具体问题,很多都没有标准答案。他是在借问题测试你的思维灵活程度,比如说,能否在短时间里思考出更多的解决方法等。

  4面试官:能够接受加班吗?

  潜台词:能接受加班没有加班费吗?

  专家解析:正规企业才不会这样直白呢!遵纪守法,按照规定给加班费是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能遵守的“行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过,不是鼓励员工加班,而是行业和大环境所迫。因此,不要一听到“加班”两个字就立刻炸毛。

  5面试官:你抗压吗?

  潜台词:意味着,你能接受压力大但薪水低吗?

  专家解析:“你抗压吗”这样的问法,显然不会来自资深HR,这样的提问方式略蠢。但“抗压”的确是现在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之一。尤其是90后和95后走向职场时,HR会分外关心他们的抗压能力。新生代的员工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压力,因此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面试时,面试官一般会设置具体的情景和事例,通过应聘者的反应来测试他们的抗压能力。

  6面试官:我们公司很有前景。

  潜台词:意味着公司现状“不怎么样”。

  专家解析:留在单位的在职员工,尤其是做到HR这一级别的员工,谁会说自己的单位“没前途”呢?工作中总会遇到困难,但要学会克服。

  7面试官: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潜台词:你的简历写得太糟糕,一点亮点都看不出来。

  专家解析:面试时,这个问题属于难度程度中上的问题,想要答好其实不容易。面试官想通过你的回答,考查你的自信程度,以及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全面。如果贸然回答一些较为泛泛的优点,很可能会被面试官“揪”住其中的一点,继续追问。因此,回答此类问题时不妨选择一具体的案例来回答,通过对案例的描述最终提炼,自己的优点是××。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事前准备的方式来从容应对。

  至于简历,现在的求职者简历做得都挺不错,哪有“一点亮点也看不出”这样糟糕啊!

  8面试官:你有什么爱好?

  潜台词:千万别回答“高尔夫”等费钱项目,只能是“阅读”“听音乐”。

  专家解析:又是一句段子式的调侃。这样的问题实事求是的回答才是上策,回答一个违心的爱好,现场穿帮了怎么办。万一遇上一个同样爱打高尔夫球的面试官,没准还能和你聊两句高尔夫球呢。面试时,“业余爱好”方面的提问多半会出现在面试时间充裕时。

  9面试官:你结婚了吗?

  潜台词:这意味着,面试官想借机八卦一下。

  专家解析:面试官没这么八卦。结婚成家与否,很多时候会根据岗位需求来提问。如部分“艰苦岗”,需要长期出差等,就不适合即将有成家准备或是生育准备的新员工。

  10面试官: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潜台词:想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有多能吹牛。

  专家解析:未来规划需要清晰,这个问题回归到本质依然是求职者的个人定位问题。你的未来规划是否是空想,是否会更清楚地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这些都是面试官想要了解的。

  11面试官:五天后给你答复。

  潜台词:五天内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才会联系你。

  专家解析:大型的招聘一般都不会当场给答复。面试官会综合判断各类面试者的情况,然后才会发放最终的OFFER。

  这些才是真正的“套路”

  与其钻研“潜台词”,不如把功夫花在这三方面

  人力资源专家姜文锐认为,求职者在准备面试之前,与其看太多的“面经”,钻研面试官的“套路”,不如将准备的时间花在以下三个方面:

  语言习惯和基本礼仪

  “然后”、“呃”、“我想……”这些常用的口头禅如果面试时出现太多,显然是“减分项”。因此,面试时有意识地注意一下自己的语言习惯,会挽回很多不经意丢掉的印象分。此外,基本的社交礼仪和穿着礼仪也是面试时的注意点。起身后能够主动将凳子推回到桌子下方,或是进入面试考场时的一个简单招呼,都能给面试官带来不同的印象。穿着上宜整洁大方,不应着奇装异服“求出位”。

  实事求是回答所有问题

  面试时总要向面试官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于是很多求职者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经历“拔高”。其实,所有问题的回答都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且,面试时真正的“套路”是面试官很多时候都不会在意你回答的内容是否“高大上”,他们真正想看的是你在面试过程中的反应和表现。

  但要注意,“实事求是”并不代表着毫无准备地“临场发挥”。面试之前,“自我介绍”“优缺点”等内容完全是可以提前准备的,面试中可以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表达方式符合岗位特点

  部分求职者对于面试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不能表现得太过积极,以免让面试官觉得“没面子”。实际上,面试时的表现需要根据自己应聘的岗位来定。偏技术类的岗位,面试时多半是面试官提问,然后求职者回答的“问答模式”。但如果应聘的是行政管理人员,或是策划等需要调动主观能动性的岗位,面试官偶尔也会故意采用“冷场”的方式来考查你的临场发挥。此时你需要“反客为主”,通过自己的活跃来调整面试考场里的氛围,比如说故意找话题来和面试官聊天等。

  看看用人单位有啥建议

  有时会安排特殊环节,让求职者“发问”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郝兆告诉记者,单位在面试新员工时,除了基本的自我介绍,技术人员对新员工的项目能力做评估之外,还会安排一个特殊的环节,让求职者向面试官“发问”。

  “我们会问求职者,‘你对我们单位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内容吗’?”郝兆说,招聘和应聘本来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面试时安排这样一个特殊的环节,是基于对求职者的尊重,同时也是希望求职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

  此外,郝兆还会通过提问的方式给求职者现场测评。“比如说,我们要考查求职者的创新能力,就会问他,‘你在实习时碰到的项目,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或是‘我们刚刚结束的校园宣讲会,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内容’,以此来测评求职者是否具有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