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会再开启,而今年房企特别多。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华东某大学10月份校园招聘日期表中,房企招聘会密密麻麻地排了超过40场,其中旭辉集团更是发出参会送iPhone8与无人机邀请;而在浙江某211大学,10月招聘会中房企也有近10场。
“现在这一波招聘会针对的是明年3月份毕业的学生,等到明年1月针对6月份毕业的人才储备还将有一波抢夺,招聘会场数会更多。”一名学校教务处相关人士透露,今年10月房企招聘会的数量相比去年总体提升不算明显,但有的企业招聘人数在增加。
“从一所大学招聘会排期可见,房企在市场不太好的时候开始储备人才,是为下一个周期做准备。这表明房企抢人节奏加快,谁抢到优秀的人,谁的企业发展就更好、更有活力。”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认为,高学历人才对区域运营判断、市场趋势、企业发展等都有帮助。
以碧桂园为例,前几年其一次性招聘几百名博士,2-5年后这些人才基本都可以做到项目总、城市副总,甚至区域总经理助理。其他尤其是排名前30、有高增长发展需求的房企为了确保未来高速发展而进行人才储备。据不完全统计,房企对于博士给出的年薪水平甚至能达到40万起步、硕士研究生年薪20万起步,这些人才储备经过1-2年培训之后,均有进入销售、投资一线的机会。
房地产行业对于人才储备给出的薪酬标准较有竞争力,与这个行业正处于上升阶段有关,而“房地产下半场将进入精细化竞争态势”才是业内人士眼中人才大战开始的必然。
人才储备大战
越来越多房企开始把“人的工作”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绿地集团就从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和改革调整薪酬结构两方面加强人力资源工作。
在行业高速发展进程中,最先迈入3000亿销售规模的民企碧桂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任用不失为典型案例。
今年3月,碧桂园举行了一场全球直播空中宣讲会,整场直播实现近54万人关注。而自2013年开始,碧桂园便启动了专为博士量身打造的高端人才品牌项目——未来领袖计划。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碧桂园已吸引450多名来自哈佛、麻省理工、帝国理工、剑桥、牛津、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全球顶尖高校的博士加盟。当年正在海外参加公派联合培养项目的王敏(化名)听了宣讲会之后对房企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他在读的专业是新闻传播相关,进入碧桂园之后从事职业也属于专业对口。
一名企业内部人士指出,企业内部的竞争有序反倒让每一个博士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高端人才在思维方式上也对企业发展有一定影响。
据了解,三年来,碧桂园通过集中培训、高管带教(董事局主席、集团总裁携全体高管团队亲自任教)、总部轮岗、一线实操、项目挂职等培养模式,倾注集团最优质的资源对“未来领袖”学员进行全方位密集型培养。目前已有83名学员在入职2-3年内成长为区域总裁、区域副总裁、城市公司总经理、区域总裁助理、项目总经理,并有超过140位学员发展为项目副总经理、职能部门副总监等核心管理岗位。
这也成为碧桂园近年来规模迅速增长的推手之一:从2015年的1402亿元销售额冲刺到2016年的3088亿。
人才储备与企业发展节奏密切相关。“招聘与提效是并重的”,龙湖地产相关人士20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龙湖今年计划比去年扩招25%左右,但龙湖这两年的业务增长是高于这个速度的。“公司人员需求是跟着业务走的,堆人解决不了问题,人多了可能还会出问题”。龙湖多年来形成了两个校园招聘体系,仕官生是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的管培生项目,以研究生为主;绽放生培养营销体系管理人才,以本科生为主。
铺垫精细化运作
房企正面临做大规模和转型的双重压力,而解决问题的一大支持就是人才。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要想始终走在地产行业发展前端,各大房企就必须培养起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招揽培养两不误,形成完整庞大的人才输送链条,保证人才成长不断代。
两个月前,履新阳光城的“双斌”率领高管团队首度披露阳光城“五圆战略”时,首先提到要充分保障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充足的土地储备和稳健的财务政策;运营体系是神经中枢,要让运营中保障人、财、地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发挥;最终,用第五个圆“人等地,地等钱,钱催人”夯实基础。执行董事长朱荣斌认为,这是公司走上快速发展的一个基础模型。
前不久计划于2020年实现千亿规模的福晟集团更提出了“千人”计划,其指的是,在2020年,福晟双一流院校人才储备达到千人规模。
“人才储备重于土地储备”,福晟集团提出:只有靠优秀并购团队,才能取得优秀并购业绩,才能助推集团尽快步入“千亿”军团。一方面继续完善“福星计划”的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加强“福星导师”队伍建设。
一家闽系房企高管认为,随着地价上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未来产品能力、运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将来市场逐渐成熟后,开发节奏会放缓,房企也开始构建自己的体系与队伍。“房企战略、投资、产品力都指向人,人是最重要的,并且人与企业的匹配度也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打造自己的体系有助于更好地用人。”他以自身企业为例,以往社会招聘比较多,今年以来公司进入几个新城市,人力资源的压力越发大了。这也是企业愿意长线培育自身人才的主要原因,房企已经从过去引入外脑发展到需要加强执行力与精细化运作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