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天,“最难就业年”成了流行词,求职人数多于职位需求、应届生不吃香等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出现。21日下午,由中华英才网举办的“校园小猎”模拟招聘竞赛在山东大学报告厅开赛,来自山东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的13名决赛选手现场PK,直面资深HR的刁钻问题,体验求职的不易。而在现场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对于就业难的一些看法。
常驻图书馆自习室 多考证心里有底
前来观赛的山东大学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大一时过得很放松,上网、逛街是常态,只在临近期末时才会去图书馆突击学习。见证了6月毕业生群呼就业难的现象,自己开始警惕起来,现在基本都会去图书馆或自习室看书学习,也在准备考一些计算机、会计证。“对于就业我还没有太多计划,但是多一些证总是多些希望。”周围的同学也纷纷表示目前的就业难现象给了他们不小的危机感。
非名校学生多数乐观 提升自我最重要
在比赛中,有1名来自某职业学院的选手,面对另外12名山大、济大、财大的对手显得毫不逊色,他说:“看到其他选手的名字后面都是某某大学,只有自己是某某学院,也会比较忐忑,但是相信自己的实力,会在竞聘中展示独特的风采。”而在台下的同学中,也有一些来自职业学院,被问到是否会担心自己的毕业院校影响以后就业,大多数同学都表示不在意。“毕业院校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实力,在大学生涯中致力于提高自己个人修养,应聘时也是可以加分的。”也有同学表示担心自己的毕业院校,希望考取名校研究生方便就业。
参加求职类活动 为就业积累经验
据悉,进入决赛的13名选手先后经过了制作个人海报、职场情景模拟、团队拓展、面试压力等环节,提前体验了一把就业竞争的残酷和艰难。现场同学纷纷表示这类活动很有意义,能让大家提前积累竞聘经验,为以后真正面试做好准备。“就业压力已经不仅是大四学生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多看书、多参加就业类活动,搜集相关信息,才能在将来取胜。”现场观众小王说:“这些经验就像存下的精神食粮,自己有粮,心里才不慌。”